最近几年,有一种食物非常火爆,它就是“自热锅”,经常在电视节目里看到自热锅的广告。
与自热火锅遇冷,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预制菜走火,近年来更多从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“中央厨房”渗透到外卖餐饮平台,并逐渐从B端走向C端。
受疫情影响,连锁餐饮企业为解决现金流,也面向消费者推出了更多“方便菜肴”,推行“中央厨房+预制菜”的模式。
其中,海底捞旗下的蜀海供应链推出“开饭了”系列。此外,“西南零售王”步步高也与蜀海供应链达成合作,双方将在净菜、预制菜工厂场景优化合作。
此外,西贝则推出专门售卖“预制菜”的品牌——“贾国龙功夫菜”,更是重金投入中央厨房项目,项目一期预计2021年下半年建成投产,年产值50亿元。
另一方面,“为保证年轻消费者下厨不翻车”,盒马在“3R”(即烹、即热、即食)领域加大投资,叮咚买菜、美团买菜等平台也通过“快手菜”入局。
近年来,蜀海更是积极拓展下游客户,在全国广泛布局物流网络、重点打造冷链系统。截至目前,蜀海供应链已成为七天便利店、九毛九等品牌的食材提供方。
而在这一阶段,正大、味知香等食品企业也得以快速发展,专攻预制菜的味知香更是有面向C端的“味知香”与服务B端的“馔玉”两大品牌。
预制菜出圈也是近两年的事儿,电商平台、便利店、甚至餐厅里有越来越多的预制菜身影。
预制菜兴起的背后,是B端厨房工业化降成本和提效率的要求,以及C端生活方式的变革——人变得更忙、更懒的现实需求。
在标准化、规范化的流水线生产中,包括温度、湿度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过程都可以被量化。
从酸菜鱼的酸度,到小龙虾的辣度,再到糖醋排骨的甜度,都可以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调试,这也极大提升了半成品菜肴在口味、营养、品质等方面的表现。
有实力的连锁餐饮企业投入重金打造中央厨房,集中采购食材、标准化产出预制菜,并通过冷链运送到各连锁门店,以提升菜品的稳定性及出菜时效,同时降低门店成本、人工成本。
而小餐馆、外卖店没有足够资源自建预制菜供应链,则主要通过外购模式。这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预制菜研发、生产、批量销售的to B企业。
Copyright © 2020 武汉瑞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